「撒迦利亚」这个名字的意思是「耶和华记念」。这个书名非常贴切,因为本书的信息,就是万军之耶和华记念与祂立约的百姓,要转向他们(一3)、重建他们,一直把他们领进荣耀的「那日」(十四9)里去。
古列元年七月,约雅斤的孙子所罗巴伯带领四万多被掳百姓的后裔回到耶路撒冷(拉二1-三1),第二年二月圣殿奠基(拉三8-13)。回归的百姓一时信心满满、热情高涨,但心中所倚仗的,实际上是古列王的势力(拉四3)。
神允许波斯王出资重建圣殿,但却不允许把荣耀归给人。因此,祂允许重建工程不断地受到周围敌对民族的干扰(拉四1-5)。主前530年,古列王战死,亚达薛西王、即冈比西斯二世(Combyses II,主前530-522年在位)继位。圣殿的重建工程因仇敌控告,被下令停工(拉四7-22)、等候调查(拉四21)。但冈比西斯二世先是忙着征服塞浦路斯、埃及和古实,后来又面临内乱,此事就被搁置起来。圣殿停工了九年多时间(《犹太古史记》卷11第2章第30节),百姓起初的信心和热心也逐渐消退和冷淡。
当百姓经历了各种挫折,暴露了真实的属灵光景,对所倚靠的势力完全绝望以后,神才借着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向百姓说话(拉五1),劝勉百姓刚强壮胆、恢复重建。百姓被先知们的信息所激励,继续重建工程,但周围的仇敌却再次告状。这一次,神亲自干预环境,大流士一世恢复了古列王的宗教宽容政策,继续资助犹太人重建圣殿(拉六6-12)。四年半后,圣殿重建完成(拉六15),向我们显明:虽然神可以使用外邦君王的金银来重建圣殿,但神所定意的建造「不是倚靠势力,不是倚靠才能,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」(亚四6)。
这年六月,神借着先知哈该向被掳回归的百姓发表了第一篇信息(该一1),七月又发表了第二篇信息(该二1),八月借着先知撒迦利亚呼召百姓回头(一1),然后九月继续借着哈该发表第三、四篇信息(该二10),十一月再借着撒迦利亚发表了八个异象(一7)。哈该和撒迦利亚的事奉截然不同、相辅相成:哈该可能是一位年老的先知,他事奉的时间集中在大流士王第二年;而撒迦利亚则是年轻的祭司族长(尼十二4、6),他事奉的时间一直持续到大流士王第四年九月(七1),甚至可能到几十年后(九-十四章)。《哈该书》就像一位工匠,搭起了圣殿的架构;而《撒迦利亚书》则像一位艺术家,为圣殿加上华美的装饰,让我们得见神荣耀的「那日」(十四20)。
《撒迦利亚书》是《十二先知书》中最长的一篇,前八章是重建圣殿期间发表的信息,后六章是圣殿重建后、可能是撒迦利亚晚年发表的信息。尽管前八章中充满了异象,但后六章才是《十二先知书》中最费解的部分,因为先知所启示的信息遥指五百多年后的弥赛亚来临,一直延续到几千年后的新天新地。《撒迦利亚书》在旧约书卷中最突出弥赛亚主题,是《以赛亚书》之外对弥赛亚的预言最多一卷书。在《四福音》的受苦叙述和《启示录》中,《撒迦利亚书》被大量引用,超过所有其他旧约书卷。因此,我们应当仔细研读这卷书。
神借着先知哈该,纠正了百姓拖延重建的错误心思。而神借着先知撒迦利亚,不但宣告了祂将怎样预备重建圣殿的环境,更宣告了祂将怎样把这殿带进荣耀之中;不只是为了改变当时的百姓(一-八章),更是为了预备末世的百姓(九-十四章)。因此,《撒迦利亚书》站在天上遥望未来、俯瞰全地,启示了弥赛亚来临、建立国度、一直到进入新天新地的伟大进程。神要我们清楚地认识属灵建造的最终目的,也要我们清楚地看见祂是历史的主宰,全地的狂涛骇浪都在祂的掌控之下、为要成就祂的旨意。因此,我们可以安心凡事信靠、交托,「不是顾念所见的,乃是顾念所不见的;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,所不见的是永远的」(林后四18)。
《撒迦利亚书》的信息从重建圣殿开始(一16),一直到国度降临、神在全地做王(9节),完整地启示了「耶和华的日子」(1节)。因着这些信息对百姓的预备,主耶稣所传的福音才能在神的百姓中间成为震撼人心的好消息;因为祂宣告:「日期满了,神的国近了」(可一15),等于宣告百姓所盼望的「耶和华必作全地的王」(9节)的日子近了。
但对于今天的许多人来说,他们心中的好消息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「耶稣爱你」、或者「信耶稣得永生」,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「耶和华必作全地的王」;因此,他们的祷告也只是呈上自己的购物清单,而不是「愿祢的国降临;愿祢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」(太六10)。这样的福音是「别的福音」(加一6),而不是「基督的福音」(加一7);这样的福音只会使人把神当作可以贿赂、利用的偶像,却不能使人「归耶和华为圣」。每一个传福音的人,都应当照着主耶稣自己的榜样,传扬「天国近了,你们应当悔改」(太三2),才能呼召那些被拣选的人接受神在心中作王,「归耶和华为圣」。